跳至主要內容

文章

顯示從 10月, 2022 起發佈的文章

招攬企業來港投資可創雙贏局面

商務及經濟發展局局長丘應樺表示,施政報告公布的招商引資新措施具吸引力,能便利有意來港投資的重點企業把握香港的機遇,開拓新市場,而這些企業會為香港帶來新資金和技術,達致雙贏。   以下是商務及經濟發展局局長丘應樺10月31日在立法會經濟發展事務委員會政策簡報會介紹行政長官2022年施政報告招商引資政策措施的開場發言:   主席、各位委員:   早晨。行政長官在施政報告強調不斷增強發展動能的重要性,當中招商引資是本屆政府在推動經濟發展方面最重視的工作之一,因此我希望在今日經濟發展事務委員會的政策簡報會上向各位委員重點介紹商務及經濟發展局在招商引資方面的工作。   因應施政報告公布的新措施,我和我的同事會積極展開一系列工作,以促進外來投資,不斷增強香港經濟發展動能。   商務及經濟發展局在招商引資方面的兩項工作重點包括:   (一)落實引進重點企業辦公室及引進重點企業諮詢委員會的具體工作;以及 (二)督導海外經貿辦事處設立招商引才專組。   引進重點企業辦公室及引進重點企業諮詢委員會   新成立的引進重點企業辦公室由財政司司長帶領,針對生命健康科技、人工智能與數據科學、金融科技、先進製造與新能源科技等策略產業,專責引進世界各地高潛力、具代表性的重點企業。商務及經濟發展局正與財政司司長辦公室商討落實引進重點企業辦公室的具體工作,包括:   (一)制訂目標企業名單,指導各招商引才專組主動接觸這些企業和進行磋商; (二)制訂具針對性及吸引力的特別配套措施,包括土地、稅務和財政等方面的措施,並提供度身訂造的企業落戶計劃;以及 (三)為這些企業的人員提供一站式配套服務,例如申請簽證及子女教育安排。   政府亦會成立引進重點企業諮詢委員會,我們希望透過委員會,能夠讓政府充分吸納相關業界代表和社會領袖就引進重點企業的整體策略向財政司司長提供意見,亦使政府能夠從多方面了解世界各地對於策略產業的發展和需求。   招商引才專組   為配合引進重點企業辦公室的工作,政府會擴大內地辦事處和海外經貿辦的職能。商務及經濟發展局會督導海外經貿辦,在今年內設立招商引才專組,這些專組在招商引才方面的主要工作包括:   (一)主動接觸目標企業,並配合引進重點企業辦公室的工作,搜集有關企業的資料,以供參考和研究; (二)與目標企業進行洽商,為他們提供

虛擬資產在港發展政策宣言發布

政府今日發表有關虛擬資產在港發展的政策宣言,闡明政府為在港發展具活力的虛擬資產行業和生態系統而訂定的政策立場和方針。   政策宣言表明本港對全球從事虛擬資產業務的創新人員抱持開放和兼融的態度。政府正與金融監管機構締造便利的環境,促進香港虛擬資產行業得以可持續和負責任地發展,並會適時訂出所需規限,按照國際標準緩減實際和潛在風險,讓虛擬資產創新能夠在香港以可持續方式蓬勃發展。   監管方面,政府正加緊籌備新虛擬資產服務提供者發牌制度,也樂意聯繫全球虛擬資產業界,邀請有關交易所在港開拓商機。證券及期貨事務監察委員會將會就新發牌制度下零售投資者可買賣虛擬資產的適當程度展開公眾諮詢。對於可否在港引入虛擬資產交易所買賣基金(ETF),政府抱持歡迎態度。   政府對於日後檢討代幣化資產的產權和智能合約的合法性抱持開放態度,金融管理局稍後會就穩定幣的監管制度發布諮詢結果和下一步工作。   為測試虛擬資產帶來的技術效益,並嘗試把有關技術進一步應用於金融市場,政府和監管機構正研究推出數項試驗計劃,包括為2022年香港金融科技周發行非同質化代幣(NFT)、綠色債券代幣化和數碼港元。   展望未來,政府會通過便利的政策、整全和平衡的監管、風險為本的規限,以及各項試驗計劃,落實這份政策宣言所載的願景。   財政司司長陳茂波表示,政策宣言向全球市場清晰表達本港對於虛擬資產的政策立場,表明政府與全球虛擬資產業界一同探索金融創新的承擔和決心。   財經事務及庫務局局長許正宇表示,政府認為分布式分類帳技術(DLT)和Web 3.0有潛力成為金融和商業的未來,這些技術在適當監管下預期可以提升效率和透明度。政府將致力在整個虛擬資產價值鏈上促進金融服務可持續發展。   許正宇今日出席香港金融科技周活動後會見傳媒時,也提及政府之所以發表政策宣言,乃因虛擬資產發展既有正面元素,也有風險,它所包含的科技元素例如區塊鏈,能減低包括資本市場運作的成本、提升效率,但其匿名性也會引起洗黑錢等潛在風險。政府要平衡利弊,讓整個市場有序、負責任地發展。 http://dlvr.it/SbzZNv

智方便地址資料使續領車牌更便捷

政府資訊科技總監辦公室表示,即日起,市民透過「智方便」流動應用程式於網上申請續領車輛牌照或正式駕駛執照時,可使用水電煤電子帳單資料代替上載地址證明文件。   運輸署率先採用「智方便」的地址資料功能,令續牌過程更便捷。用戶把水務署、電力公司或煤氣公司電子帳單上的地址儲存於「智方便」的「填表通」後,便可於續領上述牌照時把帳單資料用作地址證明,無須另行上載地址證明文件。   資科辦補充,地址資料功能也適用於地址更改服務,讓市民一次過以電子方式通知多個政府部門地址變更。 http://dlvr.it/SbzZLN

120人報名參加香港載荷專家選拔

創新科技及工業局局長孫東表示,國家首次在香港選拔載荷專家,社會反響非常熱烈,首階段報名周四已截止,合共120人報名,令人振奮。   孫東今日出席青少年航天科普計劃開學禮後會見傳媒時說,120位候選人約60%為男性,其餘為女性。其中,50人來自香港各間大學,22人來自政府支持的五所研發中心和生產力促進局,八人來自科學園、數碼港園區的科研機構和企業,28人來自政府各部門和醫院管理局,餘下12人來自其他科研機構和公司。   他又表示,報名的120人專業性質非常強,逾半來自生物、醫學、生物醫學工程、機械工程、電子工程等,其餘候選人也是專業人士,其專業包括物理、材料科學、化學、心理學、天文學等。   選拔進入第二階段,當局會向候選者進一步索取健康等資料,並與醫管局配合,為他們進行身體檢查、心理評估等。  http://dlvr.it/SbxLy4

綠色本地遊計劃優化

因應旅遊業持續受新冠疫情影響,政府宣布12月1日起優化綠色生活本地遊鼓勵計劃,以進一步支援業界應對仍然困難的經營環境,並為旅客重臨做好準備。   計劃根據旅行代理商接待的綠色生活本地遊遊客數量向代理商提供鼓勵金。在優化安排下,每間持牌旅行代理商會有1,000個綠色生活本地遊遊客新配額,對象範圍擴大至涵蓋非香港居民。   此外,代理商的鼓勵金會由每名本地遊遊客200元提升至300元。 http://dlvr.it/SbvH7w

9月出口貨值按年跌9.1%

政府統計處公布,9月本港整體出口貨值按年下跌9.1%,進口貨值則下跌7.8%,錄得有形貿易逆差449億元,相等於商品進口貨值的10.1%。   9月商品整體出口貨值為4,016億元,進口貨值為4,466億元。   經季節性調整的數字顯示,今年第三季與對上一季比較,商品整體出口貨值下跌8.2%,進口貨值跌10.2%。   政府表示,在外圍環境惡化和跨境陸路運輸持續受阻下,9月商品出口貨值按年繼續大幅下跌。輸往內地、美國和歐盟的出口進一步下跌,輸往其他主要亞洲市場的出口則表現參差。   主要先進經濟體通脹高企,以及有關央行因而加大力度收緊貨幣政策,均繼續抑制環球需求,香港的出口表現將持續承受巨大壓力。  http://dlvr.it/SbkFh6

丘應樺:全力增強發展動能

商務及經濟發展局局長丘應樺今日在工業貿易諮詢委員會會議向委員介紹施政報告招商引資、支援中小企等商貿相關措施。     丘應樺指,外圍經濟環境仍然嚴峻,除新冠疫情衝擊,通脹高企和息口上升也令營商和借貸成本增加,投資與消費意欲減弱,加上地緣政治越趨緊張,香港作為開放型經濟體,無可避免受到衝擊。     他表示,香港必須繼續全力增強發展動能,創造更大發展空間,以善用背靠祖國的優勢,因此施政報告提出多項積極進取的搶人才和搶企業措施,強化本港競爭力,開拓更多機遇。     招商引資工作包括落實引進重點企業辦公室和引進重點企業諮詢委員會,以及擴大海外經濟貿易辦事處職能,設立招商引才專組,主動接觸目標企業和人才,積極招攬他們來港發展。     支援中小企方面,發展品牌、升級轉型及拓展內銷市場專項基金對每家企業的累計資助上限將由600萬元增至700萬元,中小企業市場推廣基金對每家企業的累計資助上限由80萬元增至100萬元,特別措施則延長至2026年6月,涵蓋以本地市場為目標的展覽會和網上展覽會,並放寬只限中小企業申請的要求。     此外,中小企融資擔保計劃還息不還本安排的申請期延長六個月至明年6月底,最長可至42個月。會議展覽業資助計劃也延長至明年6月底,明年7月將推出14億元新計劃,期望三年內吸引超過200場展覽持續在港舉行。 http://dlvr.it/Sbg9hq

本末科技完成億元級A輪融資

  香港 – 2022 年 10 月 24 日 – 本末科技作為一家機器人動力模組的研發及生產公司, 致力於提供無減速器的直驅型精準動力方案。 公司今天宣布正式完成A輪融資,募集近億元人民幣。 本輪融資由松禾資本和聯想創投聯合領投, 某知名產業投資方和毅峰資本跟投, 五源資本和奇績創壇等現有股東增資, 並由北拓資本擔任本輪獨家財務顧問。 本末科技計劃將所募資金主要用於技術研發, 後續將加強市場拓展與生產投入。 本末科技首席執行官張笛先生表示:「 我們十分欣喜能夠得到頂尖投資者的支持,協助推動公司實現願景, 在全球範圍內提供可以直接替代各類減速器的直驅型精準動力方案。 鑒於一系列技術上的突破,公司已連續12個月錄得每月30% 的營收增長。公司直驅電機產品的主要客戶包括科沃斯、追覓; 而輪足機器人產品的客戶則遍佈科技企業與知名高校, 例如商湯科技(SenseTime)、紫川科技(Purple River)、麻省理工學院(Massachusetts Institute of Technology,MIT)、加利福尼亞大學(The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Berkeley)等。通過本輪融資, 我們將持續推進直驅技術的研發, 同時也充滿信心可引領更多的技術落地, 進入市場並藉以改善大部分人們的生活。」 圖一: 本末科技主要產品系列 本輪聯合領投方松禾資本董事總經理郭琤琤女士表示:「 本末不僅在直驅電機上擁有較長的沉澱和技術優勢, 隨著直驅滲透率提升,相關產品將擁有較大的成長機會。 更重要的是經過多年在輪足機器人領域上的鑽研, 本末在全球的先發技術上和產品成熟度上均有優勢, 充分結合了輪式和足式機器人底盤的各自優點, 相信可顯著改善現有部分實體場景的機器人應用體驗, 開拓更大的市場空間。」 聯合領投方聯想集團副總裁、聯想創投集團合夥人王光熙先生表示: 「聯想創投把機器人看作未來各行各業在智慧物聯網中關鍵的一環, 也是跟人、介面能直接在執行物理層面交互的終端。 機器人賽道存在很大的市場潛力, 比如傳統減速機以及相關的鐳射定位、毫米波、 雷達等技術加速落地,為機器人釋放潛力,進入更多應用場景。 同時,業界也在探索機器人更高效的運動方式,例如機電一體化。 本末科技的直驅型精準動力方案, 為機器人帶來了更低運行的背景噪音、更高的機體空間使用

香港科技園公司企業加速計劃的初創企業總估值錄得250%增長

(香港,2022年10月21日)– 香港科技園公司(科技園公司)舉辦企業加速計劃演示日(演示日),與初創企業一同分享歷年來最佳的創科成果。在2021至2022財政年度,參與企業加速計劃的初創企業總估值不但躍升250%,企業累計所籌集的資金更增加一倍。思謀科技是其中一間參與計劃的初創企業,精於研發為製造業而設的人工智能科技,更躋身獨角獸企業行列。自2015年起企業加速計劃已成功協助入選的初創融資超過四億美元,足以印證計劃的成功,以及參與企業的質素及發展潛力。 科技園公司會挑選成熟、高潛力的初創和中小企加入計劃,協助他們提升構思、商業化和業務擴展的能力。透過來自超過20個不同行業的 70多間領先企業夥伴及110位導師所組成的生態圈,過往参與的初創企業成功拓展其業務至全球20多個市場,當中包括中國內地、美國、英國、澳洲以及東南亞等地。 香港科技園公司創科培育計劃及企業加速計劃總監王瑩表示:「香港科技園企業加速計劃成果演示日2022展現香港擁有一群傑出的初創企業,印證本地創科生態圈正不斷壯大。科技園公司一直致力完善香港的創科生態圈及基礎設施,至今我們的夥伴企業數目已增長逾40%,有超過1,100 間來自 20 多個國家及地區的初創及科技企業落戶園區。另外,多元化的初創企業正好體現香港作為國際創科中心,以及引領創科企業拓展大灣區和全球業務的重要的地位。」 科技園公司舉辦演示日,讓共21間初創企業在活動上分享最新的發展,當中涵蓋深科技、電子商務、企業解決方案、醫療健康、物流和房地產科技領域的創新理念及方案。 王瑩續補充:「我們的企業加速計劃匯聚來自全球各地的傑出初創企業,在全面的培育過程中提供資金、商業合作以及培育等方面的支持,以協助創業家在全球取得成功。」 思謀科技作為其中一間參與計劃的初創企業,一直專注發展電腦視覺和人工智能技術,其創辦人兼主席賈佳亞教授表示:「在科技園公司企業加速計劃的支援下,思謀科技能進一步在香港建立自己的品牌,並通過在日本和新加坡設立業務據點,擴展我們的國際業務版圖。我們正與300多間合作夥伴組成生態圈,透過推動本地產業的智慧升級和轉型,為可持續發展作出貢獻,並重新定義製造工業。」 思謀科技自成立以來,在短短三年間已成為香港最引人注目、發展最快的獨角獸公司之一。 FreightAmigo有限公司(FreightAmigo)亦有參與企業加速計劃,是於亞洲

陳茂波:赤字將較預期多

財政司司長陳茂波表示,受新冠疫情影響,本年度財政赤字會較財政預算案預期為多,但他認為,審視政府財政狀況時要觀察整個周期,不需拘泥於一年的數字。   陳茂波今日出席創新科技嘉年華開幕禮後會見傳媒,談及本港的財政狀況。他說,本地消費、出口、投資是拉動經濟的三大動力,惟疫情打擊經濟活動,尤其出口已連續兩季錄得頗大跌幅,影響整體經濟增長,導致財政赤字較預期增加。   被問及是否擔心今年的赤字情況,他指,在經濟環境欠佳下,政府更要積極主動推行逆周期措施,盡可能減輕市民壓力,幫助中小企捱過難關。隨着疫情逐漸受控,香港對外往還逐步恢復,本地經濟將重拾動力,而施政報告推出的短、中、長期措施,不同範疇均需要動用金錢,其中很多支出都是投資。   陳茂波稍後啟程前往巴林和沙特阿拉伯,參與第六屆未來投資倡議大會。他希望藉此促進香港與中東地區的金融經貿聯繫,招商引資,同時向外說好香港故事,加深外界對香港的了解。 http://dlvr.it/SbYljm

辦流行文化節 支持本地作品

(可按這裏收看整個記者會的手語翻譯短片。)   文化體育及旅遊局局長楊潤雄表示,特區政府會成立文化委員會制訂文藝創意產業發展藍圖,康樂及文化事務署明年舉辦第一屆流行文化節,當局更會支持本地作品打入串流平台,推動港產流行文化走出香港。   楊潤雄今日在記者會上講解施政報告相關措施時指,特區政府致力發展成為中外文化藝術交流中心,以配合國家整體文化發展策略,說好中國故事和香港故事。為完善文藝創意產業生態圈,他會領導由業界翹楚組成的文化委員會,以宏觀、前瞻性的角度優化文創產業政策和發展策略。   局方會設立文化藝術盛事基金,支持國際大型文化藝術盛事落戶香港,促進香港成為文化藝術之都。當局初步計劃從藝術及體育發展基金每年撥款約6,000萬元資助約四項活動,以期明年舉行的文化盛事也可受惠。   他指出,流行文化可彰顯香港文化特色,帶動經濟發展。康文署明年舉辦第一屆流行文化節,首階段重點介紹1960至1990年代別具香港特色的流行文化和代表人物。此外,乘串流平台普及之便,政府會資助開發串流平台內容和培育跨影視創作團隊,支持香港作品在串流平台播放,開拓發行渠道。   旅遊方面,楊潤雄說,政府會密切檢視新冠疫情發展,積極考慮進一步放寬限制,以推動跨境旅遊。局方會與旅遊界攜手為重振香港作為首選旅遊目的地作好準備。  http://dlvr.it/SbWWQV

9月通脹4.4%

政府統計處公布,9月綜合消費物價指數按年升4.4%,較8月的1.9%升幅為高。剔除政府單次紓困措施影響,基本通脹率1.8%,升幅與8月相同。   各類消費項目中,水電燃氣、住屋、基本食品、外出用膳及外賣、衣履、交通、煙酒、雜項服務、雜項物品價格上升,耐用物品價格則下跌。   政府表示,基本消費物價通脹率維持在溫和水平,整體通脹率則顯著較高,主要是去年同月房屋委員會豁免公屋租金令比較基數偏低所致。食品和衣履價格繼續錄得相對明顯按年升幅,能源相關項目價格進一步急升,其他項目承受價格壓力大致受控。   許多主要經濟體通脹高企,進口價格將繼續顯著上升;本地成本壓力大致輕微,短期內應有助通脹總體保持溫和,當局會留意情況。 http://dlvr.it/SbWWM3

產學研計劃項目須符市場需要

(可按這裏收看整個答問會的手語翻譯影片。)   施政報告提出設立100億元「產學研1+計劃」,行政長官李家超表示,計劃設有評選機制,選出有潛質發展的研發團隊。申請者必須將其科研成果轉化落地和商品化,以符合市場需要。   在計劃下,政府明年起資助最少100支有潛質成為初創企業的大學研發團隊,他們須分兩期完成項目,首先於三年內轉化科研成果落地,繼而於隨後兩年內把科研成果商品化。   李家超今日在立法會出席施政報告答問會,其間回應議員就上述計劃的提問。他說,專家會先審視收到的申請,從中選出具發展潛力的研發團隊。政府會以配對形式提供資助,即要有投資者對項目有信心,認為產品有市場並可大量生產,達到需求導向。   李家超又提到,香港和粵港澳大灣區其他城市早已達成共識,共同發展創新科技,他不擔心香港與大灣區城市的產業鏈結合會遇上困難。 http://dlvr.it/SbSYJ2

科技園公司於「創新科技嘉年華」展示科技與生活息息相關 向全城推廣創科文化

(香港,2022 年 10 月20日)— 香港科技園公司(科技園公司)將於「創新科技嘉年華 2022」的科技園公司展區,展示超過20間園區公司的科研成果,讓市民親身透過多感官體驗,了解創新科技如何融入日常生活及工作中。 由香港特別行政區創新科技署主辦的「創新科技嘉年華 2022」將於10月22至30日期間,在沙田科學園舉行。一連九日的活動以「創科力量 夢想啓航」為主題,設有一系列互動和教育活動,包括本地發明及研究成果展覽、創新科技網上工作坊、網上講座,以及互動遊戲等,歡迎公眾人士參與,從而推廣本地創科文化。 科技園公司特意在其展區設立「五感科技體驗館」將呈現創科所帶來不一樣的影響。公眾可透過「視覺」、「嗅覺」、「聽覺」、「味覺」與「觸覺」,親身了解創科如何改善日常生活素質和造福社會。科技園公司期望,透過來自超過20間園區公司的趣味互動體驗,提高學生及青年對科技的興趣及激發他們的創業精神。 科技園公司深明人才是推動香港創科發展不可或缺的,同時期望展區內所展示的創新科技能啟發年輕人成為新一代的創新者,為他們的未來創造更多可能。科技園公司在過去20年一直致力驅動成就,在科技園公司展區展示的本地創新成果足以印證,科技園的創科生態圈一直助力初創企業,將科研成果轉化為惠澤社群的市場方案。 此外,「城市創科大挑戰」創意展亦將於「創新科技嘉年華2022 」期內同時舉行。首屆「城市創科大挑戰」於2020年由創新科技署主辦、科技園公司協辦,並以「智創香港新常態」為主題,邀請社會各界就「環境的可持續發展」及「保持社交聯繫」兩個議題提供創科方案。25隊來自大學/大專院校組及公開組的得獎者在獲得創新科技署資助後,經過大半年培訓及優化其創科方案,成功把創新意念製造出原型,並會在嘉年華舉行期間,於真實場景下首度向公眾展出。 參與科技園公司展區的企業名單(按英文字母順序):   *詳細展品資料及圖片可參閱附件 人工智能農業科技(香港)有限公司 智耘科技服務有限公司 歐艾賽特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城市圖像科技有限公司 甲茵科技有限公司 小君子有限公司 青萌有限公司 喜悅導體有限公司 實立科技(香港)有限公司 益創膳研發有限公司 智活研發有限公司 納米及先進材料研發院有限公司 萬想科技有限公司 拍拉美有限公司 信山實業有限公司 致心科技有限公司 三和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商湯集團有限公司 所樂思科技有限公司

科技園支持施政報告引入創科領軍人才 全速推動再工業化 開啟香港創科新篇章

(香港,2022年10月19日)—香港科技園公司(科技園公司)歡迎政府於施政報告提出一系列新政策及措施,包括加強人才配套、推動「再工業化」、大力投資創科等。新措施有助完善創科生態圈,擴大人才庫,為香港經濟注入新動力。科技園公司會把握「十四五」規劃及大灣區發展機遇,締造香港成為國際創新科技中心。 科技園公司主席查毅超博士:「施政報告為香港開創新局面、實現新飛躍,我們感到鼓舞。特首宣布政府會在今年內推出『香港創新科技發展藍圖』,就四大發展方向制訂重點政策,並以結果為目標,提出未來五年吸引不少於100間具潛力或代表性的創科企業在港設立或擴展業務,科技園公司定必全力配合。我們積極與官產學研等多方面合作,產生協同效應,匯聚創科企業及人才,實現『再工業化』、積極融入國家發展大局,引領香港創科發展邁進新台階,鞏固及提升香港國際創新科技中心的地位。」 多管齊下擴大香港創科人才庫 人才是創科發展的重要元素。施政報告提出興建新一座創新斗室,將為本地及海外創科人才提供更多完善的智慧生活與創新協作空間,對吸引人才留港發展起關鍵性作用。位於科學園的第一座創新斗室,首批租客已於2021 年 6 月中起陸續入住,反應理想,當中單人房需求甚殷。 科技園公司歡迎施政報告提出成立由政務司司長領導的「人才服務窗口」 ,專責制訂並統籌招攬內地和海外人才的策略和工作,配合其他便利措施,包括推出「高端人才通行證計劃」、優化「科技人才入境計劃」等,將有助園區公司覓得更多合適人選,為香港及大灣區打造蓬勃的創科生態圈。 進一步推動「再工業化」 引領先進製造 科技園公司去年將分別位於大埔、元朗及將軍澳三個工業邨重新定位為「創新園」,並訂定了「再工業化」的八大方向,積極結合科技與工業發展,由研發到製造完善整個創科生態圈。 施政報告提出研究於大埔創新園興建第二個先進製造業中心,把創新園內先進製造業的樓面面積增加一倍。此舉有助創新園吸引具潛力的企業進駐,進一步帶動香港的多元經濟發展,為年輕人才創造事業發展機遇。 科技園公司現正與業界溝通,積極吸引更多高附加值和高技術含量的製造工序和生產線進駐香港。我們會配合「工業專員」的工作,以及共同推動更多智能生產線在港設立的目標。 策略性投資創科產業 吸引企業落戶香港 政府提出成立「引進重點企業辦公室」,配合50億元「策略性創科基金」以及落馬洲河套區港深創新及科技園(港深創科園)由20

全面提升金融服務競爭力

(可按這裏收看行政長官發表施政報告整段附有手語翻譯的影片。)   行政長官李家超在施政報告中提到,將全面提升香港金融服務的競爭力,措施包括提升融資平台國際化、催生更多人民幣計價投資工具、加強互聯互通、發展綠色金融等。   李家超表示,香港交易及結算所明年將修改主板上市規則,便利尚未有盈利或業績支持的先進技術企業融資,同時活化前稱創業板的GEM,為中小型和初創企業提供更有效融資平台。   政府會強化香港作為最大離岸人民幣業務中心的優勢,推動市場提供更多人民幣計價產品;加強與內地市場互聯互通,包括今年內提交條例草案,寬免雙幣股票市場莊家交易的股票買賣印花稅;推動香港成為首選綠色融資平台,並在香港建設國際碳市場。   此外,當局也會在今年修例,為合資格家族辦公室提供稅務寬免,目標在2025年年底前推動至少200間家族辦公室在港設立或擴展業務。   香港作為國際貿易中心,會積極尋求加入《區域全面經濟夥伴關係協定》。另外,當局會推展亞洲國際博覽館第二期項目,連同會議展覽中心附近的灣仔北重建項目,大幅增加大型會展空間,又會推出14億元新計劃,三年內資助超過200場展覽在港舉行。   為進一步支援中小企,發展品牌、升級轉型及拓展內銷市場(BUD)專項基金資助上限增至700萬元,中小企業市場推廣基金資助上限則增至100萬元。駐粵經貿辦將設立專責推廣中心,支援港人港企在粵港澳大灣區發展。   為鞏固國際航運中心地位,政府今年內開始制訂推動高增值現代物流發展的行動綱領,包括加強多式聯運,結合海陸空運輸服務,促進香港在大灣區物流鏈的關鍵角色;發揮香港處理高價值貨物的優勢,發展高端、高增值物流服務;以及鼓勵物流業更廣泛使用智慧物流方案,提升競爭力。   政府又會提升陸路口岸基礎設施,包括在規劃重建沙頭角口岸,以及發展港深西部鐵路和北環線支線時研究採用「一地兩檢」和「合作查驗、一次放行」安排。   航空方面,三跑道系統預計2024年完成,大幅增加機場整體容量和競爭力。機場管理局正積極推展多個工程項目,通過多式聯運模式加強機場與大灣區城市的聯繫。政府並會完善飛機租賃稅務優惠制度,打造香港成為區內租賃飛機首選地。   李家超表示,會為香港引進更多國際爭議解決機構,打造以「促成交易,解決爭議」為本的國際化法律服務平台,也為金融、創科、文藝創意等產業制訂簡便實

IMBEE 獲 DCM VENTURES 領投 500 萬美元 A 輪融資

香港 – 2022 年 10 月 17 日 – 總部位於香港的即時通訊管理平台 imBee 今天宣布完成 500 萬美元(逾 3,900 萬港元)的 A 輪融資。本輪融資由全球風險投資公司 DCM Ventures(DCM)領投, 資金將用作提升平台科技服務水平、深入滲透現有市場並開拓亞太區業務版圖。 imBee 領先業界的跨平台同步通訊方案,為客戶帶來無可比擬的「 One-chat  Experience」。A 輪融資將有助 imBee 擴大業務規模,並在全球部署業務開拓。而在香港多間領先的國際金融和專業服務公司如銀行、證券公司、保險公司和房地產開發商等,均通過 imBee 的「One-chat Experience」即時通訊管理平台,在同一個界面上進行內部團隊協作和對外客戶溝通,締造更有利的商業成果,同時提高營運效率。 新冠疫情加速了數碼轉型的步伐,亦為客戶體驗增加更多的接觸點,促使企業改變與目標受眾的互動方式1。imBee 的即時對話管理解決方案連繫企業的前線代表與內部團隊,徹底改變了 溝通渠道管理,全面應對新時代的挑戰。 ImBee 的一站式通訊平台整合多個最常用的即時通訊平台,包括 WhatsApp Business API、 微信、 Facebook Messenger 和 Instagram 等,現時更可將這些平台同步連接至企業的內部通訊系統, 當中亦包括將 Microsoft Teams 進行連接。此外,imBee 的工作流引擎可連 接超過 360 個應用程 式,如 Salesforce、Hubspot 等,讓內部及外部更快捷高效地進行溝通。 imBee 的「團隊收件箱」獲得 ISO 27001 認證,以安全可靠的方式為企業提供與客戶實時互動 的機會。imBee 平台建立在 Amazon Web Services(AWS)雲端上,提供最高級別的數據安全保護,幫助商業客戶輕鬆達到企業級別的安全要求,滿足數據管治和合規需要。 imBee 行政總裁朱世峰先生表示:「我們很高興 DCM 和其他投資者認同 One-chat Experience 的重要性。憑藉平台為業界帶來更高的營商效率、客戶滿意度及轉化率,將為企業帶來莫大的競爭優勢。展望未來,imBee 仍抱持以客為尊的理念,協助各行各業面對挑戰。我們會務實地善用這筆資金來擴展產品功能,例如數碼身份驗證及「

香港科技園公司與城系有限公司合作 開展自動駕駛車輛試驗 推動香港智慧城市發展

(香港,2022年10月17日)— 香港科技園公司(科技園公司)今天宣布與園區企業城系有限公司(Urban.Systems)合作,在白石角科學園內的開放道路上,推行自動駕駛車輛試驗,計劃並已獲本港運輸署批准。 這個試驗計劃模擬在智慧城市中,為道路使用者往返公共交通運輸系統,提供「首程」及「尾程」的關鍵車輛接駁服務。科學園提供理想的測試環境,收集模擬實況數據,有助智慧出行方案的發展,實現政府的智慧城市藍圖。 科技園公司一直投放資源推動智慧出行的創新發展,促進相關科技在科學園内以至香港整體的普及應用。科技園公司透過與不同科技企業及關鍵行業翹楚合作,已建立相關基礎設施及平台,並利用物聯網及5G技術,全面測試及開發智慧城市應用。 科技園公司為Urban.Systems以及其他推動智慧城市發展的創新者提供一個完整測試的場地,為香港的城市發展奠定全新里程碑。今次推出的自動駕駛車輛提供八個座位,採用最新的車聯網系統(V2X)科技及全面支援5G網絡,並暫定沿科學園園區東、西大道的路線試行。 自動駕駛車輛試驗計劃將分兩個階段試行。第一階段可供園區公司預訂使用以進行現實場景測試,而第二階段計劃將於2023年初推出,屆時將進一步在平日和特別活動日子讓公眾人士親身體驗。試行期間收集的數據將整合至STP Platform ,配合交通運輸數據進行分析,以協助自動駕駛車輛在未來香港公共交通運輸系統中的發展和應用。 香港科技園公司行政總裁黃克強先生表示:「科技園公司與城系有限公司合作推出的試驗計劃,是香港自動駕駛發展的重要里程,過程中有賴監管部門的積極配合,而要長遠發展智慧出行科技,我們必須與相關部門攜手合作。科技園公司會繼續致力加快互聯汽車及智慧出行的發展,以展示香港作為智慧城市之實力。」 城系有限公司行政總監黃慧敏女士表示:「我們非常感謝科技園公司對我們一貫的信任和支持,亦很高興能在科學園提供首個採用MaaS(Mobility as a Service)交通服務整合概念的自動駕駛穿梭巴士服務。Urban.Systems 致力為智慧出行的發展作出貢獻,希望我們的自動駕駛車輛服務可在短期內進一步擴展到附近的白石角住宅區,鼓勵更多人以其作為往返公共交通車站和住宅的「首程」及「尾程」,從而增強我們的交通運輸系統。」 今年五月,科技園公司亦與運輸署合作推行電動可移動工具(Electric Mobilit

中大醫學院與香港科技園公司合作舉辦「醫療創新及科技峰會」 展示香港轉化研究成果

香港中文大學(中大)醫學院與香港科技園公司(科技園公司)合作,今天(10月14日)於科學園舉辦「醫療創新及科技峰會」,提供平台予一眾來自世界各地的醫學及創科領袖、學者及青年精英進行醫學科研知識及經驗交流,同時展示中大醫學院在轉化研究的豐碩成果。 創新科技及工業局局長孫東教授於活動開幕禮致詞,他感謝中大和科技園公司一直以來對促進香港醫療和創新發展的支持和貢獻,並表示:「在眾多範疇中,生命健康科技是香港具有明顯優勢的領域之一。香港擁有強大的研究實力和原創性,可創造具有顛覆性和前瞻性的研究成果,以及『從零到一』的突破能力。」 孫東教授續說:「香港正迎接創科發展的黃金時期。在中央政府的大力支持下,香港將全力發展創科產業,並積極參與建設大灣區成為國際創新科技中心。」 中大醫學院院長陳家亮教授感謝參與峰會的每一位來賓,他說:「『醫療創新及科技峰會』是中大醫學院慶祝40周年院慶的重頭活動。作為一所相對年輕的醫學院,我們於數十年時間躍升至全球首30間頂尖醫學院之一,並在多個轉化研究項目上取得突破,推進國際醫學發展,惠及人類健康。研究人員的努力不僅得到世界認同,改變多項臨床建議,他們亦躋身全球傑出科學家行列,讓香港醫療及科研走得更高更遠。是次峰會展示中大在醫療保健研究上的的優勢、分享團隊如何實踐知識產權和專利保護,及培訓年輕人才的策略。今天我們亦提供了一個跨地域的平台讓各地精英交流創新知識及想法。」 陳家亮教授續說:「展望未來,我們期望能夠將研究平台和網絡拓展至粵港澳大灣區,藉以提升科研實力。中大醫學院非常感謝科技園公司對是次峰會的鼎力支持,以及他們多年來在推動轉化研究和培育香港初創公司等方面的工作。我們會繼續在創科發展的道路上攜手同行,期待未來更多的探索。」 科技園公司行政總裁黃克強先生很榮幸能見證中大醫學院成立40周年,他表示﹕「科技園公司推動創科發展20年,在香港建立了蓬勃的創科生態圈,至今已匯聚超過1,100間創科企業及逾11,000名科研人才。我們致力將研發成果轉化成創新方案,去年10月成立的轉化研發所更著力加快生物醫藥技術的轉化過程,促進具潛力的研發項目成為造福社群的應用方案。我們將繼續與『官產學研』攜手合作,協助我們的合作夥伴把握國家『十四五』規劃帶來的發展機遇。」 「醫療創新及科技峰會」舉辦多場座談會,由多位重量級的醫學、科研專家及享負盛名的業內人士主持及作分享,主題

投資推廣署連串活動宣傳香港商機

投資推廣週下周一起在會議展覽中心舉行,為期五日。投資推廣署在線上和線下舉辦一系列講座,介紹香港營商環境的最新概況、如何善用香港國際樞紐地位,並把握香港與內地關係日益緊密所洐生的機遇。   投資推廣週是慶祝香港特區成立25周年的活動之一,匯集超過120位講者在不同領域分享他們的見解和經驗。每日講座主題為金融服務/專業服務/金融科技、創新及科技、生活品味及創意產業、初創企業日---可持續未來和粵港澳大灣區。   行政長官李家超表示,香港是全球最自由經濟體,也是國際金融、貿易和航運中心,歡迎世界各地公司和投資者。香港有中央政府大力支持,配合國家十四五規劃和大灣區發展等策略帶來的龐大機遇,是企業開拓和擴展業務的最佳據點。   財政司司長陳茂波則表示,香港在「一國兩制」下具有獨特地位和優勢,擁有進入內地市場無可比擬的優勢,以及開放型的市場經濟體系和奉行普通法制度。此外,特區政府銳意推進經濟向前發展,採取積極有為的舉措,配合行之有效的市場機制,深信來自世界各地的企業可以把握香港和內地的巨大商機。   李家超和陳茂波全力支持活動,希望藉此加深外商了解香港固有營商優勢和種種新商機。  http://dlvr.it/Sb6mPv

香港科技園聯同本地科技企業夥伴參與國際資訊科技博覽2022 展示世界級創科實力

(香港,2022年10月13日)– 香港科技園公司(科技園公司)帶領 16 間本地初創企業,參與10 月 13日至 16 日在香港會議展覽中心(會展中心)舉辦的香港國際資訊科技博覽 2022,攜手展示創科成果 。 在科技園公司設立的展館內(編號:1D-E02),參與博覽的科技企業展示他們最新的市場解決方案,當中涵蓋數碼業務管理、企業管治和基礎設施、智慧生活、交通運輸,以及流動方案。參加者可以體驗四間科技公司的創新方案,包括深度學習技術(萬想科技有限公司,Pantheon Lab Limited)、區塊鏈數據儲存和交易技術(誠鎸科技,D-Engraver Limited)、多鏡頭技術直播(SolveWhere Software Limited)以及地下管道勘探掃描機器人(Bonbon-X Limited)等。 科技園公司創科培育計劃及企業加速計劃總監王瑩女士表示:「科技園公司在今年國際資訊科技博覽的展館充分展現我們創科培育計劃下的培育公司和畢業初創的實力。透過參與亞洲頂尖的資訊及通訊科技展覽,讓他們可連繫海外潛在合作夥伴和客戶,捕捉市場發展機遇。」 王瑩女士續指:「科技園公司一直致力完善香港的創科生態圈及基礎設施,至今我們的夥伴企業數目已增長逾40%,有超過1,100 間來自 20 多個國家和地區的初創及科技企業落戶園區。在過去四年,科學園內的投資項目超過220宗,成功籌募總共802億港元。創新成就的關鍵基礎是人才,而科技園公司正是匯聚全港最大的科研社群,在18,000名工作人員中,就有多達11,000人為研發人才。今年,我們見證了 278 間初創公司完成我們的培育計劃,創歷屆新高。這些成就進一步彰顯香港邁向國際創科中心的進程,促進本港長遠的經濟發展。」 除展館外,三間科技園公司夥伴企業PanopticAI、Open Ocean 以及創啟社會科技有限公司(InnoSpire Technology Limited)的創辦人亦會參與活動研討會,分享他們為人類創造更美好未來的精闢見解。研討會將於 10 月 15 日(星期六)下午 12時30分至1時30分於會展中心「The Stage」場地舉行。 如欲了解更多資訊,請瀏覽香港國際資訊科技博覽2022網頁: https://www.hktdc.com/event/ictexpo/tc   參展的科技園公司初創企業名單: *萬想

香港科技園公司夥伴企業人工智能公司 FANO LABS 獲得AEF大灣區創業基金投資 以拓展合規及財富科技業務

(香港,2022年10月11日 )-  有光科技 (Fano Labs)欣然宣布,公司已獲得AEF大灣區創業基金(由戈壁大灣區管理)幾百萬美元投資,以拓展大灣區及東南亞業務。這次融資輪亦獲得新視資本投資。 解決銀行業關鍵疑難 面對當今的金融合規管理制度見顯,銀行等金融服務機構正在尋求方案來確保其客戶關係經理與客戶互動的方式遵守法律和監管要求。 客戶經理在接到訂單執行交易時,必須帶領客戶通過一系列評估,包括產品適用性評估、風險評估、風險披露等,才能進行交易。所有對話都會被銀行記錄下來,以便銀行風險和合規部門的同事日後進行抽樣檢查,確保銷售流程合理、服務質量良好,和客戶利益得到保障。然而,銀行需要安排足夠的人手來收聽這些錄音帶,並找出罕有發生的不良或失當行為,過程涉及高勞動性和高昂的成本。 運用語言人工智能作合規科技及財富科技 有光科技的 AI 語音分析系統 Callinter 是解決這個問題的一個非常有效和高效的方案。Callinter 運用語言 AI 技術分析銀行的錄音記錄,並自動標記出可能包含錯誤、失當、或不當銷售行為的錄音。銀行的風險和合規專業人員可以深入研究這些標記出來的記錄,以便進行更仔細的檢查。由於 Callinter 可以 24x7 全天候運行,處理音頻的速度亦比人類快 100 倍(它可以在實時 1 小時內處理 100 多個小時的錄音),所以有助銀行了解內部銷售合規性而又經濟效益較高的技術,以便銀行職員在事情惡化之前能採取補救措施。技術的最終使命是能夠保障投資者,維護香港金融業公平、有序和高效的市場。更重要的是,現在客戶關係經理和客戶之間的對話都經過 AI 全面分析,銀行也可以利用洞察結果更詳盡地了解客戶的投資興趣和他們對銀行服務的滿意度。基於這些見解,銀行可以更完善地服務客戶,及提供更貼切的投資建議。 雖然語言人工智能技術已經存在了幾十年,但基於香港和亞洲許多地區複雜的語言環境,技術難以在商業應用。有光科技主力發展多語種市場,可以自動識別同一段對話中多種語言的夾雜、混合和轉換,語音識別準確率達至90%,成為全球業內最準確的引擎提供商之一。截至今天,有光科技所支援的語言包括粵語、普通話、英語、泰語、國語、法語、阿拉伯語等。 有光科技聯合創辦人兼行政總裁溫豪夫博士說:「全靠香港金融管理局(金管局)自 2020 年底以來對合規科技的推廣,我們在過去兩年中看到

香港科技園公司全力支持國家首次在港選拔載荷專家 初選招募現正接受報名

(香港,2022年10月7日)— 香港科技園公司(科技園公司)歡迎國家首次在香港特別行政區選拔載荷專家,同時很榮幸成為初選招募的指定機構之一。 國家宣布正式展開第四批預備航天員選拔工作,並首次在香港特別行政區選拔載荷專家,招募期由2022年10月6日至2022年10月27日,讓香港市民有機會參與國家載人航天工程,對國家科技發展作出貢獻。 科技園公司獲選為初選招募機構之一,將積極配合特區政府的招募工作,鼓勵園區內符合初選要求的科研人員踴躍報名。有興趣參加初選的候選對象,可以按以下連結索取第一部分報名表格(只有中文版)。 報名連結: https://hkstp.wufoo.com/forms/r7v6ka11ksthzh/ 詳情可瀏覽: https://www.itib.gov.hk/zh-hk/psrecruitment/ 資料來源 :  https://www.hkstp.org/zh-hk/press-room/hkstp-fully-supports-the-first-ever-recruitment-of-payload-specialists-in-hong-kong-recruitment-for-the-preliminary-screening-now-open-for-applications

揚長補短 提升香港競爭力

財政司司長陳茂波撰文表示,香港發展成為國際金融中心,有賴國家的支持和自身獨特優勢。對於外界比較本港和新加坡的金融業發展,他指出,無論是金融服務市場的經濟貢獻、港股市值、債券發行量,本港均高於新加坡,無須妄自菲薄,但也要了解自身不足,補足短板。他又指,香港的未來機遇大於挑戰,只須針對性地制定有效對策,便能進一步提升本港金融市場的競爭力。   以下是財政司司長陳茂波10月9日在網誌發表的文章:   過去幾十年,香港在激烈的區域和國際競爭中,有賴國家的堅實支持,得益於國家的高速發展,加上憑藉自身獨特的優勢,發展為領先的國際金融中心之一,在不少國際排名中一直名列前茅。其中,由英國Z/Yen集團與中國(深圳)綜合開發研究院自2007年起進行的全球金融中心指數,香港大部份時間位列全球第三,但是在上月出爐的最新報告中則下跌了一級至第四位,引起廣泛討論。   細看當中內容,香港總得分實際上增加了十分,比首兩位的紐約和倫敦得分升幅為多,但疫情限制了本港對外往還,也許影響了很多金融從業員對香港的總體印象,拖累了相關評分及整體排名。儘管如此,報告反映香港在銀行、保險、專業服務及貿易等環節仍然擁有相當優勢。   事實上,在今次最新公布的排名中,第三至第十位的城市每位之間其實只相差一分,足見差距之窄、競爭之激烈。與此同時,首兩位的紐約和倫敦也由以往大幅領先其他對手,到近年相關領先幅度正逐步收窄,可見其他金融中心都不斷進步,國際競爭甚為激烈。而這項指數每年發布兩次,某次得分與排名的上上落落,或更多是受一些短期因素影響。故此,更為關鍵的是:我們要清晰認知自身擁有什麼優勢、存在什麼不足,才能透過策略部署及高效執行,做好制度、政策和宣傳推廣方面所需要的工作以鞏固優勢、補足短板,不斷提升香港的競爭力。   若我們全面審視客觀環境和因素,便會明白香港實在是充滿機遇、前景亮麗。跟其他國際金融中心比較,香港最大、最核心的優勢,在於我們是國家---全球第二大經濟體---中首屈一指的國際金融中心,並具有難以複製、難以取代的「一國兩制」下超級聯繫人角色,這也是我們籌劃香港長遠發展的根本起點。與此同時,香港的金融市場現時多項環節仍然表現突出、比較優勢明顯,加上新一屆政府正採取更積極、更主動出擊的發展模式,將為我們創造新的發展優勢和空間。   香港金融市場的現況   很多朋友都關心香港和新

香港科技園公司與滙豐合辦「SPRINTER」計劃圓滿結束  促進香港主要行業創新發展

(香港,2022年9月30日) — 香港科技園公司(科技園公司)及滙豐攜手舉辦 「SPRINTER」計劃,於過去五年取得豐碩成果,並於早前舉行「成果展示日」。自2017年至今,「SPRINTER」計劃推動多個產業共同研發和應用科技,並將科技融入未來發展。 「SPRINTER」計劃於過去五年吸引共超過500家本地企業、創科公司和投資者參與。「SPRINTER 2」計劃更見證30個具潛質進行概念驗證(PoC)的項目誕生,當中涵蓋專門為製造業、物流業及建造業服務而設,採用人工智能、大數據、物聯網及機械人等科技的方案。計劃結合了滙豐及科技園公司的網絡,促進本地創科生態圈蓬勃發展。 香港科技園公司首席財務總監麥仕傑表示:「我們與滙豐合辦的『SPRINTER 1』及『SPRINTER 2』計劃成果驕人,本地創科公司、企業及投資者在生態圈內的整體合作展現了創新的強大潛力。計劃內的創新方案和概念驗證項目實現了科技園公司和滙豐的合作初衷,促進香港主要行業的數碼轉型,進一步鞏固香港領先的創科中心地位。」 滙豐香港工商金融中小企業主管王海珍表示:「滙豐積極投資於科技創新,同時致力協助香港中小企進行數碼轉型。過去五年來,我們非常高興和香港科技園攜手透過『SPRINTER』計劃,向初創傳授業務經營知識,並為他們與企業進行配對,以推動不同產業轉型,期間成功促成230項商業配對。滙豐期望在未來繼續加速科技創新,為香港不同產業帶來更多可能性。」 「SPRINTER 1」計劃主要集中投資一環,向創科公司傳授經營和拓展業務的知識和技能,加強他們與投資者社群的聯繫,為創科未來發展建立基礎。計劃連繫近180間創科公司及50位天使投資者,而獲選的創科公司在計劃中籌集共1.38億港元資金。 承接「SPRINTER 1」的成功,「SPRINTER 2」計劃分三個階段進行,聚集創科公司及來自製造業、物流業及建造業服務的本地企業,互相認識、配對和共建創新方案,以提升產業競爭力及捕捉未來發展機遇。 資料來源 : https://www.hkstp.org/zh-hk/press-room/hkstp-x-hsbc-sprinter-programme-concludes-with-showcase-of-innovations-across-key-industries-in-hong-kong/

黃偉綸:全力配合選拔載荷專家

(可按這裏收看整個會見傳媒的手語翻譯短片。)   國家宣布啟動第四批預備航天員選拔工作,並首次在香港特區選拔載荷專家。招募期由本月6日至27日,特區政府會安排初選,內地進一步選拔。財政司副司長黃偉綸表示,會全力配合有關選拔工作。   黃偉綸今日會見傳媒時說,近年香港的基礎科研發展相當不錯,部分年輕人對航天科技、航天事業興趣也非常濃厚。在香港選拔載荷專家讓年輕人看到可實現夢想和貢獻國家的機會,更充分體現國家對香港的關愛和支持。    創新科技及工業局局長孫東表示,當局近年支持本地大學在航天技術方面培養學術人才,不少民間團體也為青少年提供航天教育。他認為航天科技最終需要轉化成為航天經濟產業,相信香港的航天科技未來會助力科技和經濟發展,讓香港成為引領粵港澳大灣區以至世界的國際創科中心。   創新科技及工業局常任秘書長麥德偉表示,一般而言,載荷專家的背景為科學家或相關專業領域的科研人員,在執行太空飛行任務中,他們主要負責開展太空實驗或試驗研究、操作和使用太空實驗的設備等。   載荷專家須為香港特區永久性居民中的中國籍公民,其本人與家庭主要成員應熱愛祖國、擁護「一國兩制」方針、遵守國家憲法和香港《基本法》、無犯罪紀錄,並支持載人航天事業。   候選對象性別不限,年齡須介乎30至45歲,男性身高須為162至175厘米,女性身高為160至175厘米,身體健康、非過敏體質、沒有可能影響飛行服務的既往病史和家族病史,心理也須健康。學歷方面則須擁有博士學位。   政府新聞處處長陳偉偉表示,特區政府未來一段時間會與不同團體舉辦一系列航天科普活動,以期加深市民大眾對航天科技的認識和興趣,特別希望鼓勵中、小學生努力裝備自己,日後在航天或其他科技領域為香港、國家作出貢獻。 http://dlvr.it/SZQ0Dh